一、别让你的IP池变成死水潭
做数据采集的兄弟肯定遇到过这种情况:刚搭好的代理池用着挺顺,隔两天IP就大片大片失效。这就跟养鱼似的,光往池子里撒鱼苗不换水,最后全翻肚皮了。
这里教大家个土办法:每天往池子里灌20%新IP。比如你池子有1000个IP,每天至少更新200个。用天启代理的接口就能自动搞这事,他们家接口返回速度贼快(实测800毫秒内),还支持多协议混用,正好符合这个场景。
二、选IP别像无头苍蝇乱撞
市面常见三种IP类型: 1. 短效IP(存活1-30分钟) 2. 长效IP(存活6-24小时) 3. 独享IP(固定周期)
搞秒杀监控的用短效IP最划算,做长期数据跟踪的就得用长效。天启代理有个绝活是能同时提供两种类型IP,在管理后台设个分流比例就行。比如七成IP走长效通道,三成随时更换。
三、IP轮换的野路子
别傻乎乎按顺序轮换IP,试试这招:按访问失败率动态调整权重。比如某个IP连续成功10次,就给它加权重;失败2次直接踢出池子。用Python写个简单脚本就能实现,配合天启代理的实时状态接口,能自动标记问题IP。
实测这个方法能让IP利用率提升40%,特别是他们家的99%可用率保障,基本不会出现集体翻车的情况。
四、防封杀的土方子
有些网站跟狗似的,闻着代理IP的味道就封。教你三招保命: 1. 随机化User-Agent别偷懒,最好准备200+不同浏览器标识 2. 访问间隔别太规律,加个随机等待时间(0.5-3秒随机) 3. 重要操作走天启的独享IP通道,他们家自建机房的IP存活率确实顶
五、常见问题打地鼠
Q:IP老被封怎么办? A:检查请求头是否带代理特征,用天启代理的socks5协议穿透性更强
Q:怎么快速检测IP质量? A:写个脚本同时ping三个检测站点,响应超过2秒的直接淘汰
Q:延迟突然变高咋处理? A:优先切换城市节点,天启代理200+节点不是摆设,江浙沪节点延迟普遍在10毫秒内
搞IP池就像炒菜,火候调料都得讲究。最后安利下天启代理,我们自家爬虫项目用了两年多,最香的是他们的IP归属地能精确到区县级别,做区域数据采集时简直开挂。记住别贪便宜用免费IP,封号损失可比代理费贵多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