搞Glassdoor数据到底有多难?
做过数据采集的朋友都懂,Glassdoor这种职场信息平台简直就是块硬骨头。企业评价和薪资数据藏在层层验证码和访问限制后面,普通爬虫刚摸到门口就被封IP。上周有个客户吐槽,他写的脚本跑了不到半小时,办公室整个网段的IP都被拉黑名单了。
这时候就得搬出咱们的代理IP大法。但别急着随便抓个免费代理就用——公共代理池那存活率,比中彩票还玄乎。你刚把数据模板搭好,IP就集体阵亡了,这种经历简直能让人摔键盘。
选代理IP就像挑西瓜
市面上代理服务商多如牛毛,怎么挑才能不踩坑?记住这三个硬指标:
指标 | 及格线 | 天启代理实测 |
---|---|---|
IP存活率 | ≥95% | 99.2% |
响应速度 | ≤50ms | 8.3ms |
城市覆盖 | 50+ | 217城 |
天启代理的自建机房是个杀手锏,不像某些服务商搞二手IP转卖。他们的HTTP/HTTPS/SOCKS5三协议支持,对付不同反爬机制特别管用。上周实测用他们的住宅IP轮换,连续48小时稳定采集了2万条企业评价数据。
四步搭建智能采集器
1. 环境配置要干净
别在本地直接跑脚本,用Docker搞个隔离环境。推荐Alpine镜像,体积小到只有5MB,启动时记得挂载代理配置文件。
2. 代理集成有门道
Python的requests库设置代理很简单,但要注意会话保持。这里有个小技巧:
proxies = { 'http': 'http://天启代理API地址', 'https': 'http://天启代理API地址' } session.mount('https://', HTTPAdapter(max_retries=3))
记得开启自动IP轮换,个人经验是每采集5页数据就换IP,成功率直接翻倍。
3. 反爬策略见招拆招
• 随机UA别只用PC端,移动端User-Agent占比提到30%
• 鼠标轨迹模拟用Pyppeteer比Selenium更隐蔽
• 遇到验证码别硬刚,接入打码平台成本更低
4. 数据存储要聪明
别把所有数据存MySQL,企业基础信息用关系型数据库,评价文本扔Elasticsearch,薪资数据适合存MongoDB。记得做数据去重,Glassdoor会有5%左右的重复数据。
踩坑经验大放送
有次客户急着要数据,没做请求间隔控制,结果触发了Glassdoor的行为分析系统。后来发现设置2-8秒的随机延迟,配合天启代理的IP池轮换,采集效率反而提升了40%。
还有个常见误区:很多人以为用代理就万事大吉,其实IP质量才是关键。之前测试某服务商的代理,20%的IP连基本请求都失败,换成天启后失败率直接降到0.8%。
小白必看的QA环节
Q:为什么我的代理IP还是被封?
A:检查三点:1.IP纯净度是否达标 2.请求头是否完整 3.访问频率是否规律。建议用天启代理的高匿IP,他们自营机房的IP从来没被Glassdoor标记过。
Q:怎么测试代理IP是否有效?
A:写个测试脚本,批量请求Glassdoor的robots.txt页面。注意要用目标网站测试,别用百度当检测目标,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Q:天启代理相比其他家优势在哪?
A:说人话就是又快又稳。运营商直签的IP资源,10毫秒内的响应速度,特别是处理薪资数据这种需要频繁翻页的场景,体验过就回不去了。
最后提醒各位:数据采集要遵守平台规则,建议控制在合理访问频率内。毕竟咱们搞数据是为了商业分析,没必要和平台的安全机制硬碰硬。用好代理IP这个杠杆,才能事半功倍地撬动数据金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