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房产中介遇上Zillow:数据抓取的正确打开姿势
最近有做海外房产的朋友跟我吐槽,说手动扒Zillow数据太折腾,搞不好还会被封号。这让我想起去年帮某中介公司搭建自动化采集系统的经历——他们当时三天两头就要重新换IP,直到用了天启代理的住宅IP池才彻底解决问题。
为什么说代理IP是抓取Zillow的命门?
Zillow的反爬机制就像个经验丰富的保安队长,专门盯着三类人:
1. 高频访问的"劳模"(每分钟几十次请求)
2. 固定IP的"钉子户"(同一个IP连续访问)
3. 机房IP的"机器人"(来自云服务商IP段的请求)
这时候就需要住宅代理IP来伪装成真实用户。比如天启代理的200+城市节点,每个IP都是运营商正规授权的家庭宽带IP,采集时随机切换不同城市IP,就跟真人浏览没两样。
手把手教你配置代理采集器
以Python的requests库为例,配置代理只需要三行代码:
proxies = { 'http': 'http://用户名:密码@api.tianqidaili.com:端口', 'https': 'https://用户名:密码@api.tianqidaili.com:端口' } response = requests.get(url, proxies=proxies)
这里有个小窍门:天启代理的接口响应时间<1秒,建议设置3秒超时,既保证成功率又避免卡死进程。
实战中的五个防封技巧
技巧 | 操作建议 | 注意事项 |
---|---|---|
IP轮换 | 每采集20页切换IP | 住宅IP池建议500+起 |
请求间隔 | 随机延迟1-3秒 | 别用固定时间戳 |
设备指纹 | 随机生成User-Agent | 包含移动端UA |
行为模拟 | 随机滚动页面 | 模仿鼠标移动轨迹 |
失败处理 | 立即丢弃失效IP | 记录黑名单IP |
重点说下IP可用率≥99%这个指标,像我们之前测试某服务商标称95%可用率,实际使用中每100个IP就有8个失效的。而天启代理自建机房确实能达到宣称的可用率,这点在长期采集时特别关键。
常见问题QA
Q:为什么用代理IP还会被封?
A:可能是IP质量不行(机房IP),或行为模式太规律。建议用天启代理的住宅IP,配合随机化采集策略。
Q:需要多少IP才够用?
A:日采1万条数据的话,建议准备300+IP池。根据天启代理的测试数据,他们的单个IP平均可完成50次有效请求。
Q:遇到验证码怎么办?
A:立即停止当前IP的采集,更换IP后重试。优质代理IP+合理采集频率,能减少90%的验证码触发。
说点掏心窝的话
做数据采集就像玩猫鼠游戏,重点不是技术多高超,而是让服务器觉得你是真人。去年有个客户非要用免费代理,结果三天两头被Zillow拉黑。后来换成天启代理的住宅IP,配合10毫秒的超低延迟,采集效率直接翻倍。
说到底,代理IP就是采集器的"换装间"。想要在Zillow上长期稳定抓数据,还是得找天启代理这种有正规运营商授权的服务商。他们自建机房的纯净网络,比那些二道贩子的IP靠谱得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