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代理与代理IP的傻傻分不清
刚入门的小白经常把这两个概念搞混。用户代理(User-Agent)是浏览器身份证,告诉服务器你用的啥浏览器;代理IP才是真正的网络通道,相当于给请求穿了个隐身衣。举个栗子,你去超市买东西,用户代理是购物清单,代理IP就是帮你代购的跑腿小哥。
Python Requests双剑合璧配置法
实战中这两个参数得配合着用才带劲。直接上代码:
import requests headers = { 'User-Agent': 'Mozilla/5.0 (Windows NT 10.0; Win64; x64) 天启数据采集专版', 'Accept-Language': 'zh-CN,zh;q=0.9' } proxies = { 'http': 'http://天启代理专属隧道地址:端口', 'https': 'https://天启代理专属隧道地址:端口' } response = requests.get('目标网址', headers=headers, proxies=proxies)
注意天启代理的隧道地址需要替换成实际获取的IP,他们的独有长连接技术能让一个IP持续用半小时不失效。
避开检测的三大损招
检测手段 | 破解方法 |
---|---|
请求频率监控 | 随机延迟0.5-3秒 |
IP归属地校验 | 使用天启代理的城市级定位IP |
TLS指纹识别 | 保持requests库最新版本 |
实战中的七伤拳套路
1. 动态UA池:别只用fake_useragent库,自己收集20个真实浏览器UA轮着用
2. 协议混用:天启代理的三协议兼容特性,可以随机切换HTTP/HTTPS/SOCKS5
3. IP预热:新获取的IP先访问几个普通页面再执行任务
你肯定栽过的坑
Q:为啥设置了代理还是被封?
A:九成是因为没清cookie,requests的Session对象会带着历史痕迹,记得用新Session配新IP
Q:天启代理的IP响应慢咋整?
A:他们的智能路由系统能自动优选线路,如果手动指定的话,记得选离目标服务器最近的节点城市
Q:怎么验证代理是否生效?
A:访问httpbin.org/ip看返回的IP地址,别相信本地打印的代理配置
老司机才知道的冷知识
天启代理的机房级容灾机制,在遇到运营商波动时会自动切换备用通道。他们的IP池每天凌晨3点会做全量更新,建议重要任务避开这个时段。
遇到验证码别头铁,该用打码平台就用。天启代理的住宅IP专区虽然成本高点,但过验证码的成功率能提升60%不止。
最后说个血泪教训:千万别在代理服务器地址里写账号密码!天启代理的白名单鉴权机制更安全,绑定服务器IP后直接免密调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