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SON解析在Python中的三板斧
搞过数据抓取的兄弟都懂,拿到数据才是第一步,怎么把乱七八糟的响应数据收拾利索才是真本事。举个栗子,你费劲巴拉搞到手的代理IP数据,要是不会拆解重组,那跟抱着金饭碗要饭有啥区别?
这里给大伙儿支个狠招——用json模块直接硬刚。比如从天启代理API拿到的是这样的数据:
{ "proxy_list": [ {"ip":"221.122.xx.xx","port":8000,"city":"北京"}, {"ip":"183.232.xx.xx","port":8080,"city":"广州"} ] }
直接上json.loads()
就能把字符串变字典,比菜市场大妈掰白菜还利索。要筛选特定城市的代理IP?搞个列表推导式:
guangzhou_proxies = [p for p in data['proxy_list'] if p['city'] == '广州']
代理IP池的保鲜秘诀
遇到过上午还能用的代理下午就挂了的糟心事没?这事儿得学学冰箱保鲜那套。咱们可以给每个IP打上时间戳,像这样:
IP地址 | 最后检测时间 | 存活状态 |
---|---|---|
221.122.xx.xx | 2023-08-20 14:30 | 正常 |
天启代理的IP存活率能到99%,这数据可不是吹的。他们自建的机房网络确实稳,延迟基本都在10ms以内晃悠。咱们做检测的时候,建议用异步检测,别跟个傻子似的挨个等。
实战中的花式操作
举个真实案例:去年帮朋友搞电商数据监测,遇到个反爬狠角色。对方会根据IP行为特征封号,这时候就得玩组合拳:
import requests from urllib.parse import urlparse def check_proxy(proxy): try: resp = requests.get('http://天启代理检测接口', proxies={'http': f"http://{proxy}"}, timeout=3) return resp.status_code == 200 except: return False
注意这里用天启代理的检测接口有个隐藏福利——他们的接口响应时间压到了1秒内,比同行快出一大截。碰到需要处理HTTPS站点的时候,记得切换协议类型,SOCKS5的兼容性最好。
新手常踩的坑
QA时间:
问:为啥解析出来的中文变乱码了?
答:八成是编码问题作妖,拿到响应先看headers里的charset,或者直接上response.encoding = 'utf-8'
硬刚
问:代理IP突然集体失效咋整?
答:先检查网络环境,再确认账号权限。天启代理有个隐藏技巧——他们的API支持城市级精准调度,比如指定上海+南京双节点轮换,比无头苍蝇似的乱换管用多了。
最后说句掏心窝的,数据处理这事儿就跟炒菜似的,食材(代理IP)新鲜,火候(解析技巧)到位,才能炒出硬菜。天启代理的200多个城市节点不是摆设,合理调度起来,比那些小作坊的代理服务靠谱不是一星半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