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爬虫遇上Zillow:为什么你的脚本总被封?
做数据抓取的朋友应该都深有体会,Zillow的反爬机制就像个24小时值班的保安。上周有个客户跟我说,他们用自己办公室网络爬数据,不到两小时IP就被拉黑名单了。这时候就得搬出咱们的代理IP工具箱——相当于给爬虫准备无数个临时身份证,让网站以为是不同用户在访问。
选代理IP就像买鸡蛋:新鲜最重要
市面上很多代理服务商提供的IP质量参差不齐,我见过最夸张的有三种坑:
1. 超市促销式IP池(看着量大实际过期)
2. 公用电话亭式IP(几十个人轮着用)
3. 蜗牛速度型IP(加载个图片要半分钟)
这里必须提下天启代理的独门绝技——他们自建机房的动态IP池,每次请求都能拿到刚出锅的热乎IP。具体参数我列个对比表更清楚:
指标 | 普通代理 | 天启代理 |
---|---|---|
IP存活时间 | 2-15分钟 | 按需定制 |
请求成功率 | ≤85% | ≥99% |
城市覆盖 | 50+ | 200+ |
三步搭建防封爬虫系统
这里分享个实战配置方案(以Python为例):
import requests from random import choice 从天启API获取动态IP池 def get_proxy_pool(): api_url = "https://tianqi.proxy/api/v2/ips?type=s5" return requests.get(api_url).json()['data'] proxies = [{'socks5': ip} for ip in get_proxy_pool()] 请求时随机切换IP response = requests.get(zillow_api_url, proxies=choice(proxies), headers={'User-Agent': 'Mozilla/5.0 (Windows NT 10.0)...'})
关键点在于每次请求都换新IP,配合随机UA头使用效果更佳。有个小技巧是把IP池更新时间设为30分钟,这样既保证新鲜度又不会频繁调用API。
过来人踩过的坑(FAQ)
Q:为什么用了代理还是被封?
A:检查三个地方:①IP是否带cookie残留 ②请求频率是否超过5次/秒 ③有没有模拟鼠标移动轨迹
Q:需要多少个IP才够用?
A:按我们的经验,爬Zillow每小时需要200-300个高质量IP。天启代理支持动态扩缩容,高峰期能自动补充IP数量。
Q:HTTPS代理和SOCKS5该选哪个?
A:爬海外网站建议直接用SOCKS5协议,天启代理的s5通道实测延迟比http低40%左右。
看不见的隐形战衣
最后说个冷知识:Zillow的反爬系统会记录IP的地理位置轨迹。如果发现多个IP在短时间内从不同城市跳来跳去,就会触发警报。而天启代理的城市定位功能可以锁定特定区域的IP,比如持续使用西雅图本地的住宅IP,这样数据抓取就像真实用户在当地浏览一样自然。
技术没有银弹,但好的工具能让事情事半功倍。下次遇到反爬铁壁时,记得给你的爬虫穿上这件隐形战衣。